壞死性腸炎NEC
(990915)

壞死性腸炎                             PICU

*英文診斷: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定義:壞死性腸炎是一種因腸壁局部缺血而引發腸壞死的一種病變,是早產兒最常見的胃腸道急症,發生的時間常常是在早產兒經歷初期各種早產合併症而趨於穩定的時候,突然出現症狀,而且臨床的症狀可能進展的非常快速。NEC在足月嬰兒並不常見。

*抽血檢查項目:

1、敗血症檢查:做血液、尿液、痰,及脊髓液之培養

2、實驗室檢查:驗全血球計數、血小板、鉀離子,及血液氣體分析,並密切追蹤其變化。

3、監測有無腸胃道出血:驗胃反抽液及糞便之潛血反應。

*臨床症狀:

#腹脹、餵食不耐/胃餘奶增多、直腸出血,以及經常性腹瀉。

#當疾病逐漸惡化時,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腹脹、嘔吐、腹水、腹壁紅斑、昏睡、體溫失調、呼吸暫停/心搏徐緩之發生次數增加、全身性血管內凝血,以及休克。

#若有腸穿孔情況,則可能會出現下腹部藍色斑紋。

#大多數案例都發生在妊娠34週之前出生,而已經腸道餵食的早產兒。壞死性腸炎的病程變化非常多變,可由很慢不明顯的病程到猛暴性發作在幾個小時內就死亡。通常發生在高危險早產兒呼吸窘迫好轉,開始餵食後七至十天。典型的症狀為腹部脹氣、膽汁性嘔吐及血便。胃內殘餘氣體量增加是預防或早期診斷的最佳指標之一,若是鼻胃管反抽出的氣體量超出5cc的話,通常是會暫時禁食的。胃內殘餘奶量增加所代表的是腸道蠕動欠佳,並不是壞死性腸炎的特別症狀,在許多新生兒學先進的國家並非禁食條件,不過在壞死性腸炎發生的時候確實會先發生這個問題。腸音消失表示腸蠕動停止,在壞死性腸炎發生時所有患者均會出現。糞便中有潛血或血便是非常重要的診斷指標,若是pyrimidone檢查的潛血反應在 2+以上是有必要做進一步的處理,不過必須注意個案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或是有產程中吃入母親的血液,因為這通常會讓個案在出生之後有一段時間的糞便潛血反應持續存在。此外腹部x光檢查有時最早期可見到右下腹部固定段腸子脹大,其次才有腹壁積氣和肝門靜脈充氣,最後腸穿孔。

*治療:當有懷疑壞死性腸炎的症狀出現時,治療應立刻開始,千萬不要等到x光的標準診斷都出現才開始。治療的原則是讓腸子休息,給予抗生素並維持其生命現象直到腸子復原。下列諸點是治療上較重要的:

   A、停止餵食,以讓腸胃道休息。

   B、插鼻胃管引流,以減少腹脹,進行腸胃減壓術。

   C、密切追蹤生命徵象及腹圍,並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平衡,置換液體與電解質、全靜脈營養。

   D、去除所有臍導管,給予全身性廣效抗生素。

*參考資料:

Robert M. Kliegman & Karen J. Marcdante & Hal B. Jenson & Richard E. Behrman(2008)‧NELSON簡明小兒科學(丁瑋信、王莉淳、彭純芝、李明達、林千裕、林佳瑩等譯)‧台北:台灣愛思唯爾。

賴莉卉、林雅蘋(2005)一位罹患壞死性腸炎低體重早產兒的護理經驗‧長庚雜誌,163),338-346

李宜琳、曾雅玲(1996)一位罹患壞死性腸炎低體重早產兒的護理經驗‧護理雜誌,475),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