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炎
(990913)

 

臍帶炎

英文診斷:Omphalitis


評估:

1.出生史及發病史

2.生命徵象(持續心電圖﹑血氧監測儀監測)

3.清潔身體及身體評估


備物:

新生兒處理台或病床﹑靜脈注射用物﹑抽血用物(CBC/DCBCS

B/C


定義: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後,臍帶被鉗住並剪斷,其殘株會漸退化,而於

7- 10 後脫落。過程中,若臍帶護理執行不完善或尿布包法不當,均有可能

導致臍部感染。


臨床檢查:

1.詳實詢問主要照顧者臍帶護理之執行。

2.抽血檢查:B/CCRPCBC/DC

3.cordpus/c(嗜氧﹑厭氧)


臨床表徵:

臍帶受到感染時,臍部會有發紅﹑分泌物及發臭情形,嚴重時,其感染的

病菌會順著血流,散佈到體內腹膜或肝臟,甚至全身,引起敗血症。造成臍

帶感染的主要病菌為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其他化膿性細菌。


臨床治療:

由於該感染菌原皆可能迅速散佈到肝門靜脈,所以需立即治療。如果出現

散佈的徵象或臍部出現蜂窩組織炎,則需予患處培養,並立即給予Fluclo-

xacillinGentamycin等廣效性抗生素﹑及患部局部抗生素如:Facidin治療。

通常臍帶感染會迅速採用抗生素治療,但臍部有膿瘍形成時,則應予以切開

引流。


臨床護理

1.確實執行臍帶護理,每天沐浴後用75 %酒精消毒,並促進乾燥。

2.隨時觀察臍部有無感染的徵象,並保持清潔﹑乾燥。

3.尿布包裹於臍部之下,以免尿液回滲造成感染。

4.如有感染情形發生,則需將嬰兒隔離。

5.依醫囑給予抗生素,並監測生命徵象。

6.教導主要照顧者正確臍帶消毒方法及照護,並於接觸前後加強洗手。


參考資料

李慈音(2009).新生兒臍帶護理的迷思.護理雜誌565),80-86

陳彥明(1987)‧臍帶感染‧於江伯倫編著,尼而松小兒科學教科書上冊

(一版,469-470)‧台北:合記。

林貴媚(2009721)‧淡談新生兒臍帶護理‧2010820日取自林口長庚醫院網頁http//www.pedsurg.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