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窒息
(990909)

 

新生兒窒息PICU



J英文診斷:Neonatal aphyxia


J評估

1.病人出生史及發病史:產婦懷孕週數、生產方式、出生體重、產婦懷

孕期間有無特別病史。並詢問家有無特殊疾病史

或遺傳性疾病。

2.生命徵象:體溫、心跳、呼吸,On EKG and Oximiter monitor

3.身體評估


J備物:

1.呼叫醫師、同仁、呼吸治療師

2. Endo tube及其用物、急救車及呼吸器Stand by於病床

3.抽血:CBC/DCABG、所有的生化項目、測血糖

4.新生兒處理台

5. UA/UV line 用物的準備(10%5%) 1bt

6.EKG and oximeter monitor

7.Suction 用物

8.Ambumask

9.胃管8.0 Fr

J定義:

於母體生產過程前或期間,母體胎盤衰竭,無法提供胎兒足夠的氧氣並移除二氧化碳和氫離子;而少部分是產後次發於新生兒本身肺部、心血管或腦神經的衰竭。因缺氧及缺血而造成新生兒的肺臟、心血管、神經系統、腎臟及腸胃傷害。


J臨床症狀:

1.心臟血管衰竭:多於後期出現肥大或衰竭

2.呼吸系統:血液氣體交換不足、肺水腫、肺出血。

3.代謝: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鎂、高血磷。高血氨也會影響其神經功

能失常。

4.血液學:可因缺氧、酸中毒與低血壓引發D. I. C

5.腸胃道:壞死性腸炎及消化道潰瘍。

6.腎臟:腎小管變性、混濁腫脹到嚴重到皮質髓質壞死均可能發生,例

如急性腎小管壞死。多出現乏尿、無尿。(新生兒正常尿量為

1ml/hr/kg)

7.神經:缺血缺氧性腦病變可區分為輕、中、重度。症狀為抽搐、肌張 力過低等;腦壓不平衡時易會出現腦出血


J臨床治療及護理原則:

1.預防母體內窒息

2. 維持新生兒呼吸通暢,視新生兒呼吸情形採適當呼吸治療及血液灌流

3.維持正常的血糖及電解質平衡

4.觀察有無抽搐並即時治療

5.預防水分過量

6.控制腦水腫

J臨床護理:

急性期─

1.呼吸道:立即維持新生兒呼吸道通暢,視新生兒呼吸型態是否出現發

紺、胸肋凹等,以採取適當的呼吸輔助治療( Endo tube

Nasal CPAP),以維持其全身器官的血液灌流。

2.血液監測:密切監測血液中酸鹼值(酸血症會造成腦血管擴張情形及血

流分部的改變,而造成腦部二度傷害)ABG中的氧氣、

二氧化碳濃度、血糖值(維持於75100mg/dl,以防增加

腦部負擔 )及電解質變化

3.急救藥物:7% JusomineBosminDopamin

4.中樞神經系統:觀察其肢體活動情形,是否肢體出現抽搐情形或肌

張力過低,而臨床上約 37 %患嬰出現症狀。

5.F/U CXR


治療期─

1.生命徵象:血壓及血氧濃度易出現偏低。觀察呼吸型態,是否有鼻

翼煽動、胸肋凹、唇色發紺等。

2.全身器官血液灌流:注意腎臟、腦部及心臟的組織灌流情形,使用

超音波進行追蹤。腎臟灌流不足則出現少尿、

或急性腎小管壞死;腦部不平衡時議會出現腦

出血;心臟多於後期出現肥大或衰竭;中樞神

經系統則出現抽搐情形等。

3.限液:輸液量的控制亦須注意,太多則易造成全身性水腫、腦水腫

及電解質不平衡。

4.藥物使用:抗生素、抗癲癇藥物定時給予,並追蹤藥物濃度。

5.抽血檢查:定期追蹤血糖、電解質、ABG等。

6. F/U CXR

7.家屬心理建設:因發生新生兒窒息其預後多欠佳,父母及家屬易難

接受,尤其母親自責情形為多,故需評估父母的家

庭支持系統是否需社工人員或志工人員前來給予情

緒支持,而評估會客時間上是否應給予適當的彈性

調整。


J預後─

足月兒發生週產期窒息予臨床的死亡率10%20%。存活者神經學後遺症的發生率是20%45%,其中40%為輕微症狀出現,60%為嚴重的症狀出現。而早產兒,由於易合併呼吸窘迫證及顱內出血,故死亡率及罹病率皆比足月兒高。新生兒窒息中的病人中罹患腦性麻痺的發生率為510%,但統計腦性麻痺病患只有313%有週產期窒息的病史,所以大部份的新生兒窒息並不一定會造成腦性麻痺。

預後差者多見1.於出生後十二小時出現抽搐,或持續抽搐不易控制者;2.顱內壓升高大於10mmHg3.足月兒出生十分鐘、十五分鐘、二十分鐘的Apgar score計分為03分者;4.腦部掃描異常;5.腦波異常。

J參考文獻

黃靜微、林元淑(2004)‧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護理‧陳月枝總校閱,實用兒科護理3版,142-151頁)‧台北:華杏。

黃富源、梁德城(2000)新生兒的疾病臨床兒科學(五版,169-178 ):嘉洲

林明弘、周弘傑(2006)新生兒周產期窒息健康世界24744-45

翁敏雪、周承珍、周弘傑、李從業(2004)氧氣於新生兒急救之運用理雜誌51(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