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
(990907)

 

急性腸胃炎

§英文診斷:Acute Gastroenteritis

入院評估:

1.清潔身體及身體評估。

2.觀察生命徵象,on EKG moniter on pulse oximeter

3.詢問病史:包括媽媽懷孕週數、生產方式、寶寶出生體重、此次發病

過程。

§準備病人單位及用物:病床、大量輸液、抽血用物 (B/CCBC/DC

 CRPBCSABGS/AS/CU/AU/C)on IVline 用物。

§定義:好發於嬰幼兒,以病毒及細菌為主。輪狀病毒可發生在新生兒期

 ,易在上段空腸造成傷害,好發於冬天,同時會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細

菌細腸炎如沙門氏菌,常於迴腸尾端及大腸造成傷害,會排出帶血便及

分泌性下痢,脂肪吸收不良。志賀氏桿菌則會造成腹部痙攣,排出帶

血便,另有曲狀桿菌、大腸桿菌、鏈球菌。

§臨床表徵:

 1.腹瀉,排出黃綠色或有血絲之水樣便、嘔吐、脫水、休克、酸鹼不平

  衡。

 2.腹部痙攣、腹部觸壓痛、裏急後重。

 3.發燒、食慾減退、血壓下降、心博過速。

4.尿量減少或無尿。

5.哭泣時無眼淚、嘴唇乾燥。

6.疲倦、不安、嗜睡激動。

7.酸中毒,嚴重者甚至休克、死亡。

8.臀部皮膚破損。

9.長期腹瀉之嬰兒,因腸道細菌無法製造維生素K,導致凝血因子合成

  障礙,可能易出血,甚至出現顱內出血,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臨床診斷:

 1.收集病史:大便次數及型態。

 2.血液檢查:

  ⊙血比容(Hct)(Hgb)值升高。

  ⊙血清鈉、鉀下降。

  ⊙pH值下降。 

3.尿液分析:尿量減少、尿比重上升(正常為1.003-1.010)

4.糞便培養:確定感染源或原因,並給予治療。

5.便pH值:

降低:表示酸性大便,及脂肪含量高,乃吸收不良所致。

 增加:表示蛋白質之分解量增加。

§臨床治療:

1.輕度腹瀉及脫水:先禁食12-24小時,以減緩腸蠕動,並讓腸道休息,

有助於減少排便次數及排便量。開始進食時,採少

多餐給予口服葡萄糖電解質口服液或清流質飲食。進

食量依排便次數之減少而逐漸增加。

2.中、重度腹瀉及脫水:

經由靜脈注射補充體液及電解質,可給予生理食鹽水惑重碳酸鈉

(NaHCO3)溶液,且依腎臟功能給予氯化鉀溶液。

可給予葡萄糖電解質口服液,以協助小腸吸收鈉。

根據腸道之耐受度,由口進食豆奶、半奶或去乳糖奶粉。

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或鎮靜劑。

3.給予經常腹瀉之嬰兒,每月注射一次維生素K1,劑量10mg,或每天口

服維生素K1 ,劑量50 -100 ug,以防出血。

§臨床護理

1.將病童隔離,執行洗手及感染控制措施,並戴手套處理感染源,如大

便、其他分泌物、病童衣物等。

2.告知家屬隔離措施之重要性,限制訪客,並將病童之玩具清洗乾淨。

3.以溫和之中性肥皂及清水清洗臀部且擦乾,勿使用香味或含酒精之濕

巾擦拭,以免刺激皮膚。

4.肛門周圍皮膚發紅或破皮之護理:

打開尿布,讓臀部及會陰部暴露於空氣之中,使其乾燥。

4 小時使用烤燈,需距離臀部45公分以上,每次使用時間勿超過20分鐘,可以促進肛門周圍部位之血液循環,使傷口儘早癒合。

5.於臀部塗抹薄層之油劑,如凡士林、氧化鋅等,避免糞便直接刺激皮

膚。

6.觀察大便及評估脫水情形。

7.每日測量體重、輸入及排出量、尿比重。

8.禁食時,經由靜脈輸液補充水分及電解質,prn 為病童執行口腔護

並給予安撫奶嘴,以滿足吸吮之需要。

9.採漸進式、少量多餐的協助病童進食正常飲食:

先給予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溶液,在給予豆奶或不含乳糖成分之止瀉

奶粉,如ProsobeeIsomilNursoyNutramigen等。

給予清淡流質飲食,如稀釋果汁、米湯等。對於高鈉溶液,如運動

飲料,需稀釋後再給予,並評估血清納值,以防高血鈉。

當嘔吐及腹瀉次數減少時,再給予軟質飲食,如稀飯等。

10.餵食嬰兒時,牛奶濃度可由半奶-2/3奶-全奶。

11.急性腹瀉時,應評估病童有無腹部不適或絞痛現象,並予以緩解。

12.不要量肛溫,以免刺激直腸黏膜及造成創傷。

13.告知父母有關病童之病情及治療過程,並鼓勵其表達情緒,給予支持,以減輕焦慮。

14.依醫生指示給予經常腹瀉之嬰兒注射維生素K1,以防顱內出血。 

  

  

參考文獻

宋鴻樟,黃鈴雅,陳國東,陳豪勇 (2005) 嬰幼兒腹瀉和輪狀病毒感染的特徵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4(2) 146-153

陳月枝、黃靜微、林元淑(2005)實用兒科護理學∙(四版,459-463)台北:華杏。

蘇惠珍(2002)‧生命徵象‧實用基本護理學上冊,(三版,443-461頁),台

北: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