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泌尿道感染
(1040317)

 

前言

從嬰幼兒期(0-3)到學齡前期(3-6)的感染性疾病中,泌尿道感染居於第二位。女嬰第一次泌尿道感染的高峰期是嬰兒期及廁所訓練期(1-3歲);而男嬰第一次泌尿道感染通常會發生在1歲,更容易發生在未割包皮的男嬰。年齡越小的嬰兒,發生泌尿道感染通常與泌尿道結構異常有關,三歲以下之幼童泌尿系統又未發育成熟完成,加上臨床表徵又不具特異性、語言表達有限,若在此時未能立即確立診斷,不僅容易造成腎臟進一步的傷害,更容易因為忽略結構異常,未能給予立即適當的手術矯正,在反覆的泌尿道感染中造成腎臟結痂,嚴重時更容易造成末期腎衰竭。

文獻查證

一、嬰兒泌尿道感染之定義

泌尿道感染(UTI)是指泌尿系統中的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出現細菌、病毒或霉菌稱之(Watson, 2004)。UTI依感染發生的部位可分為上泌尿道和下泌尿道感染,前者指感染的部位在腎實質或腎盂,易造成高燒不退,及嚴重併發症;後者指感染的部位於膀胱或尿道,較不會引起發燒,但易出現解尿疼痛、血尿、頻尿等現象。另外,UTI依疾病狀態分為兩大類:單一的(如:下泌尿道感染或膀胱炎)及複雜的(如:上泌尿道感染或腎盂腎炎)兩種(Ball & Bindler, 2003/2004Wald, 2004)。若以臨床檢驗指標來看,UTI是指尿液菌落數達105CFU/ml以上(邱,2001)。

二、泌尿道感染之致病機轉

造成泌尿道感染之病理機轉,包含微生物特性、宿主防禦系統、與二者間相互作用的結果(Watson, 2004)。在宿主方面,UTI的重要起始點常是因排尿功能發生混亂或障礙,使得體內原為防禦功能的尿道周圍正常菌叢移生,並造成病菌進入膀胱路徑的機會大增,嚴重者將影響腎臟周圍的組織(郭、王,2008 )。以下分述兩點來說明:

1 . 腸內菌( E n t e r o b a c t e r i a ) 、腸球菌(Enterococci)是嬰兒早期正常菌叢的一部份,可對尿道病原菌產生防禦屏障,在女生主要為革蘭氏陰性菌屬之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男生則為大腸桿菌(E-coli及變形桿菌屬(Proteus),這些尿道正常菌叢可能會因廣效性抗生素治療(如上呼吸道感染)而遭受破壞(Fisher, 2010)。

2.在一般正常情況下,頻繁、完全的尿液排空並維持低壓環境,將有助於病菌沖離尿道,以降低UTI的發生(陳、劉、施,2006NKUDIC, 2005Freedman, 2007)。然而當病菌入侵尿道後,其表面配合體會結合於尿道周圍的黏膜上(表皮細胞接受器結合),並干擾尿液沖洗的作用(班、游,2001),亦可能在沒有膀胱輸尿管逆流(VUR)的情況下,造成尿道末梢細菌,得以進入泌尿系統,增生擴散造成感染(NKUDIC, 2005)。當細菌進入尿液甚至是尿道中,再經由尿道上行侵襲膀胱,造成膀胱的感染跟發炎,稱為膀胱炎。假如有致病力的微生物,附著在尿道黏膜,誘發免疫反應,並改變了輸尿管功能,細菌上行至腎臟(Hellerstein, 2002),則可進一步造成腎臟感染。

在微生物毒性特性方面,包括有:附著素(Adhesin)、K抗原、溶血素(Hemolysin)以及大腸桿菌素( C o l i c i n )等。附著素(Adhesin)是種讓細菌可以黏附在尿道上皮細胞接受器的特殊結構,經由這樣的連接,讓細菌可以上行進入泌尿道,並侵襲組織、引起宿主免疫反應及造成組織損傷,亦會促進更多的腸道致病菌在會陰部移生;K抗原可幫助細菌預防細胞的吞噬作用;溶血素(Hemolysin)會傷害腎臟的管性細胞;大腸桿菌素(Colicin)可幫助消滅周遭的對抗性細菌,以抑制不同種類的大腸桿菌菌落生長(Freedman, 2007)。綜上所述,宿主防禦力的降低、病菌伺機生長與尿路逆行性感染,是大多數UTI產生的原因(約佔95%以上幼童),然而仍有極少數病例是因全身性菌血症移生所致,即當微生物感染到腎臟及相關臟器後,再經由血循擴散到全身而引發的全身性、嚴重的反應(Watson,2004),此通常發生在2~5%的新生兒(Fisher,2010)。



三、泌尿道感染症狀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發生率與年齡、性別、有無割包皮及有無確定來源的發燒等因素有關(Watson, 2004)。UTI的發生率,依研究結果顯示,幼童於一歲以前約為6.72%( Lu, Chen, Hu, Kao, Saw, & Yu, 2006),其中出生至28天的新生兒為0.01%~ 1%,低體重及早產兒更高達3%~10%Biyikli, Alpay, Ozek,Akman, & Bilgen, 2004);在性別方面,男童在3個月以下約佔75%38個月降為10%,一歲以後僅約0.08~1.9%,然而女童在10歲前都維持在3%~10%之間(NKUDIC, 2005)。若新生兒發燒為確定來源者(如:支氣管炎),其釐患UTI的機率較低(低於2%),然而發燒來源無法確定下,其釐患UTI的機率就很高( 7%~13.2%)(Finkelstein, Mosseri & Garty,2001)。UTI的產生也常與病源毒力、宿主防禦力(如:局部IgA抗體分泌)、以及泌尿道結構性異常與否(如:膀胱輸尿管逆流、尿路阻塞、尿滯留及結石等)有關。大多數泌尿系統異常之幼童,尤其是膀胱輸尿管逆流而又未接受預防性抗生素使用者,其UTI復發率,於3年內每年約達30%(邱,2001),且三分之二患者於病後一年內發生,尤其是在最初的3個月內(陳,2003)。

一般而言,幼童泌尿道感染的臨床症狀,常不具有特異性(Watson, 2004),尤其是UTI引發腎臟損傷的機率,在年齡小、有限語言表達能力的幼童身上常高於年齡大者;另外,患有泌尿道結構異常且症狀被忽略的幼童,其造成嚴重腎臟損傷的可能性甚大,如:腎臟結痂、腎臟發育遲緩、腎臟功能不足、高血壓,甚至進展至末期腎衰竭。由上敘述可以得見:確認診斷、收集尿液檢體、詢問病史(尤其是年齡較小者)、以及臨床症狀的評估與檢查等方式,都是影響幼童泌尿道感染醫療與照護成效的重要關鍵(Freedman, 2007)。

四、泌尿道感染之檢驗

泌尿道感染的臨床症狀通常是無特異性,尤其是嬰兒,因此,臨床上如何去評估嬰兒有無罹患泌尿道感染,就需要根據標準診斷索引。有許多簡單且便宜的技術可以用來檢驗泌尿感染(曹,2005),最常見的是尿液鏡檢、

尿液試紙檢驗、及尿液培養。分述如下:

1.一般尿液鏡檢下WBC>5/HPF /ml代表有膿尿,但有20%~25%的嬰兒沒有泌尿道感染,所以,膿尿不一定有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不一定有膿尿,其敏感性為73%,特異性為81%(蔡、黃,2003)。在泌尿道感染的嬰兒中,只有60%的嬰兒其WBC>10/HPF /ml,所以還是須以尿液培養為診斷依據(邱,2001)。學者建議,予以尿液檢驗試紙分析,比顯微鏡檢更能正確發現嬰兒的膿尿症狀(Bulloch, et al.,2000)。

2.尿液化學試驗(Chemstrip Urine Test)是一種便宜又快速的尿液試紙試驗,它結合了白血球酯(Leukocyte esterase test)及亞硝酸鹽(Nitrite test)濃縮試驗,其中白血球酯試驗與白血球崩解有關,其敏感性94%,特異性78%;亞硝酸鹽試驗則與尿道細菌可分解飲食中的硝酸鹽有關(蔡、黃,2003),敏感性53%,特異性為98%。尿液試紙檢驗結果若為陰性,或尿液外觀清澈透明,則判斷泌尿道感染的陰性預測值可達97%,可直接排除泌尿道感染;若檢驗結果為陽性,並不一定是泌尿道感染,因為有15%~30%的偽陽性機率,造成偽陽性常見的原因有:收集尿液檢體時被污染、尿液檢體儲存在室溫下、可能罹患陰道炎、尿液被稀釋(下午才收集檢體或使用利尿劑後)、抗生素治療後、尿液PH值低(會抑制細菌繁殖)、檢體收集容器被消毒劑污染、或完全的尿液阻塞。因此學者建議嬰兒疑似泌尿道感染症狀時,應予以液培養,因為尿液檢驗試紙對於新生兒尿液的檢驗敏感度較低(Lu, et al.,2006)。

3.尿液培養呈現混合性菌落生長,通常出現在沒有尿道異常的情形,但並不是一定的,因為有時是尿液檢體污染,如果泌尿道感染的症狀與徵像很明顯,培養出的細菌少一點也有意義,但如果是兩種菌,即使每一種都>105也必須重新評估,因為極罕見有兩種菌會引起泌尿道感染,常代表污染菌(陳,2003)。

除了上述三種方法之外,不同的取尿方式也會影響判讀的結果,收集新生兒或嬰兒的尿液,通常會建議用恥骨上穿刺或導尿的方式,因為直接由下腹穿刺膀胱抽取(恥骨上抽取),可確保尿液檢體不受污染,但因此為侵入性檢查,父母的接受度較低,有時導尿會比穿刺更易獲得有意義的尿液樣本,但導尿之檢驗結果有99%的特異性及95%的敏感度,若培養結果菌數>105 CFU/ml,則應考慮其培養結果為陽性。若是使用尿袋收集通常會導致高比例的污染,其結果有100%的敏感度,14%~84%的特異性(Freedman, 2007)。

五、泌尿道感染之常見菌種

泌尿道感染通常由許多病原菌造成,在嬰兒的泌尿道感染,以革蘭氏陰性菌中的腸桿菌(Enterobacteriaceae)最常見,其中的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佔新生兒期8 0%,在其他的年齡層也是最多, 大約80%~93.3%Watson, 2004; Lu, et al., 2006),其它造成泌尿道感染的革蘭氏陰性菌屬包含:克雷白氏菌(Klebsiella)(4.7%)、枸櫞酸桿菌(Citrobacter)、變形桿菌(Proteus)(8.3%)、普羅威登斯菌屬( P r o v i d e n c i a ) 、摩根氏菌(Morganella)、鋸桿菌屬(Serratia)及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species)。革蘭氏陽性菌常則較容易發生在男嬰,如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腸球菌(Enterococcusspecies)5.6%)。在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中,以腺病毒(Adenovirus)最容易發生,尤其是有膀胱炎的嬰兒。在真菌(Fungi)感染中主要是念珠菌,通常發生在早產兒(Lu, et al.,2006)。

六、幼童泌尿道感染之症狀

嬰兒泌尿道感染之臨床症狀的表現會因為年齡不同,而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NKUDIC, 2005)。新生兒嬰兒,常以與尿道問題無關的非特異性的症狀表現(Struthers, et al., 2003)。泌尿道感染的臨床症狀,以發燒為最常見症狀(84.9%),尤其是罹患腎盂腎炎之嬰兒,常會有無來源之發燒症狀(如:肛溫或耳溫超過38℃),.幼童泌尿道感染的醫療處置與照護.其次為食慾不振(69.2%),再為活動力降低(59.2%(Fisher, 2010),近期研究指出(Shaikh, Morone, Bost & Farrell, 2008)指出,發燒(>38.0)被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機率為:0-3個月女嬰(7.5%)、割包男嬰(2.4%)、未割包男嬰(20.1%);3-6個月女嬰(5.7%)、男嬰(3.3%);6-12個月女嬰(8.3%)、男嬰(1.7%)。在嬰兒期最常見的除了: 發燒(20%~40%)、生長遲緩(15%~43%)、黃疸(3%~41%)、嘔吐(9%~41%)、糊便(3%~5%),其它可能還會出現的臨床表徵包括:嗜睡、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或發紺(Levy, Comarsca,Davidovits, Klinger, Sirota & Linder, 2009)。在早產兒中除了有與足月兒相同的呼吸暫停和缺氧,其它如,食慾不振(62%)、呼吸暫停及心搏過緩(45%)、嗜睡(30%)、呼吸急促(30%)、腹脹(12%)。另外,還可能會有進食問題、生長遲緩、腹瀉、嘔吐、發燒及尿液有惡臭味(Struthers, et al., 2003)。

七、幼童泌尿道感染之處置

泌尿道感染的治療可分為,口服及靜脈注射抗生素、定期門診追蹤及併發症處置。大多數大於兩個月的嬰兒可在門診治療(黃,2007),通常使用口服第三代抗生素Cephalosporins Ceficime,其效力同等於Ceftriaxone。但若有下列情況者則須立即住院治療,如:小於兩個月、臨床表現有菌尿症或菌血症、免疫功能低下、嘔吐無法口服給藥、無法於門診追蹤(如偏遠地區、或無法按時追蹤)、或門診治療追蹤情況不佳者(Chang &Shortliffe, 2006)

美國小兒科學會(1999) 建議:兩歲以上嬰幼兒應以抗生素治療七到十天,初期可以注射給藥, 症狀較改善後可改以口服給藥。一般在細菌培養結果尚未出來前通常會給予廣效的抗生素,第一線抗生素中以第一代Cephalosporin,如Cefazolin(50~75mg/kg/24hours)E. Coli之敏感性最高(86.5%),依次為Aminoglycoside(Gentamycin 3~5 mg/kg/24hours) ,但需小心會有耳毒性和腎毒性)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48.6%) (5-7 mg/kg/24 hours q6h)Ceftriaxone (50~75 mg/kg/24hours)Ampicillin(100 mg/ kg/ 24 hours) Lu,et al., 2006)。出院後一般會使用,口服第三代抗生素Cephalosporin ( Cefixime),其效力同等於Ceftriaxone。至於Fluoroquinolone Ciprofloxacin 可用於有抗藥性的綠膿桿菌,但只能用在大於17歲,因為會有潛在性的軟骨損傷(Elder, 2009)。菌種後再投以特定有效的抗生素,若合併有腎臟感染,則須常規抗生素使用7-14天,日後在進行定期追蹤。一般而言,臨床抗生素治療48~72小時之後,常會再進行尿液培養,以確定感染是否有效控制,通常須要細菌培養陰性2次以上才會停止給予抗生素。然而不同患童的特殊狀況將影響其投藥方式,如下列三種情形:1.若病童合併有膀胱輸尿管逆流,則須在一個抗生素療程後繼續給予約治療劑量1/3的低劑量抗生素,以免反覆的泌尿道感染導致腎臟結疤或腎衰竭;嚴重的膀胱輸尿管逆流可能須要接受進一步的矯正(黃,2007)2.若是高危險的反覆泌尿道感染,如:之前有泌尿道感染的病史、膀胱輸尿管逆流第3~5級、及年齡小於6個月,就必須給與預防性抗生素。建議給予的預防性抗生素,如:TMP-SMX(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Nitrofurantoin須給到6-12個月(Watson, 2004)。3.若是急性腎盂腎炎,會先給予以抗生素靜脈注射,89%的病人會在治療第二天會退燒,98%的病人會在第三天退燒,再改為口服,整個療程須要2星期,若還持續發燒,則應考慮膿瘍、阻塞性腎病變合併腎盂化膿(蔡、黃,2003)。

在檢查方面,由於臨床表現跟生化檢查,是很難去區分上泌尿道及下泌尿道感染,且幼童合併泌尿道結構異常的機率非常高,所以須再輔以影像攝影檢查,以評估有無結構異常,檢查包括:(1).腎臟超音波(Renal Echo):是最常用的影像攝影檢查方法,用以評估阻塞、結石、確認腎膿瘍、實質性水腫(急性局限性細菌性腎炎)或腎盂腎炎等疾病的感染位置,亦可顯現出因感染而造成的腎臟外觀改(Dinkel,et al., 1986; Johnson, et al., 1986);(2).排尿膀胱尿道攝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判斷有無膀胱輸尿管逆流,以及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之功能結構異常等症狀(Wong,1982/1998);(3).腎臟皮質核醫檢查(Technetium-99m- Dimercaptosuccinic AcidTc-99m DMSA):可檢查腎臟有無因泌尿道感染造成損傷,其有很高的診斷敏感度,通常在有泌尿道結構異常時須加做,尤其是腎盂腎炎後,評估腎臟結痂做好的方法(Rushton, & Majd, 1992),許多學者也建議,還可當做是進一步評值及追蹤處置之依據(Lin, Yang, Wamg, Chang, Shen, & Tang,2007(4).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CT)可用來確認結構異常、結石以及腎內膿瘍等,亦可用以排除因類似症狀(如:發燒、腹痛或血尿,所產生的不同診斷(如:盲腸炎),以建立正確判斷依據;通常著重在腎盂腎炎之病灶位置(NKUDIC, 2005)。

八、幼童泌尿道感染之相關因素

泌尿道感染的產生除了與宿主本身之防禦能力、病原菌之毒力有關,在年齡與性別、有無施行包皮環切術、膀胱輸尿管逆流、排便型態、哺餵方式也有關。在性別方面,男女發生率為2.8~5.41,這樣的男女感染率的差異,通常被認為與男女尿道結構不同有關,如女嬰的尿道較男嬰短(女嬰的尿道約2公分)(曹,2005;沈,2007Ball & Bindler, 2003/2004),且尿道口離肛門口約2~3公分(黃,2007),增加病原菌進入泌尿道,造成上行感染的機會(郭、王,2008Freedman, 2007)。在男嬰有無施行包皮環切術(割包皮)方面,因為男嬰第一次泌尿道感染通常會發生在1歲以前,尤其在剛出生的幾個月內,更容易發生在未施行包皮環切術的男嬰(沈,2007;.幼童泌尿道感染的醫療處置與照護.NKUDIC, 2005),這可能是因為包皮完整、包皮過長、包皮包裹太緊,使得大腸桿菌容易附著在包皮的鱗狀黏膜表面,造成包皮黏膜裡有細菌移生,增加尿道致病菌的增生,而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因此,施行包皮環切術,可減少讓潛在性尿道病原菌生存的空間(Fisher,2010)。根據一篇回溯性研究調查發現,一歲以前未施行包皮環切術之男嬰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比例為4.1%,已施行包皮環切術之男嬰發生率為0.2%,顯示未執行包皮環切術之男嬰較已執行者,有較高的泌尿道感染率(Shaikh,Morone, Bost & Farrell, 2008)。但是當嬰兒有阻塞性尿路疾病,或泌尿道結構異常,不論有無施行包皮環切術,都會可能造成泌尿道感染(Watson, 2004)在膀胱輸尿管逆流(Vesicoureteral reflux,簡稱VUR)方面,VUR指的是當膀胱排尿時,尿液無法正常由腎臟流經輸尿管道進到膀胱,而是一部分經由尿道逆流而上,流回已排空之膀胱,直到下一次排尿,而引發細菌生長,進而造成感染,嚴重者會經由輸尿管逆流至腎臟,而此異常症狀是導致兒童泌尿道感染的常見因素(NKUDIC, 2005)。嬰兒在有膀胱輸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