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率 | 1466 次

改造數位學習新做法 王思齊:我從MOOCs找到自己的風格

文/吳欣玫 攝/賴嘉民

 


教育結合科技,近期全球的教育新趨勢為-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這股熱潮延燒到臺灣,當教育部推出「磨課師課程推動計畫」時,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系王思齊副教授率先接下,為中部地區開設第一門MOOCs-不只是簡報,現第一階段課程告一段落,獲得各地學員的好評,希望能再開設相關課程,也多次受邀向同業分享授課經驗,藉由MOOCs,看王思齊教授如何用教學熱忱,成功傳遞自己的意念與信念。

 

「課程畫面不再只是老師在上面講解,還多了關鍵字、動畫和特意安排的互動橋段。」

一位來自社會人士學員的回饋,一句評語就帶出教授這堂MOOCs與眾不同的風格與特色。

 

 │走動式表現手法│

「這門課和其他課程最大的不同是,影音拍攝跳脫一般傳統佈道式的講述法,用不同視角去教課。」一校外人士學員的回饋,MOOCs意旨大規模開放性線上課程,數位教材製作是為一大重點,方式大致有老師講授為主錄影、利用以Power Point為主的教材製作軟體,或是以虛擬攝影棚呈現,但是這些方式在教授嘗試過後都沒有採用,「我不是很喜歡太制式化的東西,因為這樣,所以我在想我的風格是什麼?我比較喜歡自由一點的,比較流動一點的東西。」教授表示,許多想法開始在腦中流竄,教授開始改試比較放鬆的感覺,例如坐在高腳椅、坐沙發,最後乾脆用走動的方式,搭配自然的肢體語言,用聊天式的口吻帶出課程內容,不再是老師在同一定點講授課程,教授發現,這樣的方式能夠讓自己愈來愈輕鬆,不害怕面對鏡頭,設備方面,利用三台相機同時錄影,各角度取景,在影片上做替換,避免視覺疲勞,打破教學制式的刻板印象,增添吸引力。

 

 │ 王思齊教授嘗試多種拍攝手法,最後採用走動式方法,呈現自然的自己。│圖片來源:嘉義大學王思齊教授提供

 

 │ 王思齊教授會在影片中加入關鍵字,凸顯課程重點。│圖片來源:嘉義大學王思齊教授提供

 

 │無腳本 即興式問答│

「利用問答方式進行互動,在聽眾精神還未渙散之際,專注在問題與答案的連結,即結束講題。」一社會人士學員的回饋,一般線上課程大都是看著老師在定點位置,搭配讀稿方式授課,內容雖呈現專業一面,但是表現生硬,「我試過腳本方式,但是我感覺像在背稿,後來就想好我要講什麼,再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教授表示,的確,這種方式沒有實際的紙張腳本,但是這課程的內容架構都已存在於教授的腦部,也就是說,教授很清楚知道,這堂課的重點是什麼,要帶給學生什麼內容,再將這些內容組織分章,透過與製作團隊的配合,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呈現,「重要一個特點,就是短巧精幹沒有廢話。」一學員如此形容教授的課,藉由每個單元控制在十五分鐘的長度,精準抓住學習者的專注力,課程製作到最後,教授甚至有時候突然忘記,這時學生還會很有默契的回問問題,或是來個即興問答,「課程結束之後,大家也可以用『爛』,用Line跟我聯繫......」在一段課程結尾的錄製過程中,教授突然吃螺絲,可是其中的表情或留白的自然表現,後製的學生不會剪掉,反而故意將講錯的字放大呈現,教授也不會介意,學習者看了覺得很有趣,讓彼此都不要有太大的負擔,「這就是我的風格。」教授表示,走動式,加上即興問答的自然呈現方式,成為王思齊教授的MOOCs獨派風格。

 │ 王思齊教授向編輯分享製作成果。攝│賴嘉民

 

 

 │ 「就算吃螺絲學生也不剪掉,我也不介意,學習者看了覺得有趣。」教授表示。攝│賴嘉民

 

 │作業模式 啟動學生自主學習動機│

有鑑於「不只是簡報」這門課偏向實務性質,若是以普遍磨課師的做法,設定幾題選擇題作為考試,其實不適合,於是教授改採作業模式,例如,請學員自己錄影,再上傳至youtube,讓其他同儕互評,過程中,「學生」在網路世界裡可能成為教師,或其他角色去做回應,增加來自各地不同階層學員的互動關係,「沒有學分,自己找時間上去看,無時無刻要思考課程內容的東西。」一社會人士學員的回饋,因為MOOCs是開放性的線上課程,除了在校生之外,許多社會人士也可以來學習,例如,有台大博班生,知名公司主管等等,他們沒有學分可拿,所以更能清楚看到學員是非常認真投入在學習上,令教授感動,「作業,會讓學員一直思考自己要做什麼,所以我覺得這是還不錯的評量方式。」教授表示,這也是和其他MOOCs不同之處。

 

 │ 教授以幽默方式向學生說明課程的注意事項。攝│賴嘉民

 

 │ 實際走訪課程,教授展現個人魅力,在課堂進行五分鐘內,就使教室充滿笑聲。攝│賴嘉民

 

誠如「不只是簡報」的課程目標,除了學習簡報溝通表達,最終是希望學生藉由不斷的內觀與自省,找到自己的風格與位置,教授也是在不斷嘗試和摸索中,找到最適合自己,也最適合學習者的溝通方式。

 

 │願意改變│

當初因為想讓MOOCs不那麼無聊,能再有趣一點的想法,而接下了教育部推動的計畫,再來,詢問有興趣的同學協助,慢慢組成製作團隊,至今收到來自各地的回饋,小有成果,陸續也有其他老師投入嘗試製作,「重要的是要有一顆願意改變的心。」教授分享十年的教學經驗,以前的學生在上課時,眼睛都會發亮的看著老師,現在,只要沒有那麼多學生在課堂滑手機,就要覺得欣慰,教育環境和方式已經在改變,未來是否MOOCs就是教育的終點?沒有人知道,但是在現在改變的潮流過程中,能做的就是盡量去嘗試,「未來是一點一滴改變調整來的,我們要相信未來會更好。」教授表示。

 

 │ 教授說:「有一顆願意改變的心,相信未來會更好。」攝│賴嘉民

 


│焦點小檔案│

王思齊

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系副教授。2005年取得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教學系統設計博士學位,1996年取得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視覺溝通藝術碩士學位。

擅長教視覺傳達、創意思考與簡報溝通等設計課程,以幽默的口吻和精準的分析,給予學生正向的回饋,並藉由深具意義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們的創意與自主學習的動機。資料來源-台灣全民學習平台

 

│認識MOOCs│

MOOCs 的全名是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也就是「大量開放的線上課程」,顧名思義,就是透過網路開放課程給大量線上使用者參與教學過程。

因為是「課程」,所以會有「學期」和「評量」,註冊課程的學生在學期內看完課程、完成評量,就可以拿到學習證明。由於課程在線上開放(多數是免費的),因此一門課會有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參加,在各自方便的時間、依照自己的進度學習,也可以在線上和同學討論和互評。資料來源-臺大MOOCs